我国玻尿酸产业化水平又有了新的突破和进展。根据全球玻尿酸龙头企业华熙生物(688363)2019年年报显示,经过持续优化改进,公司透明质酸发酵产率已经达到12-14g/L。
在90年代中国发酵法刚刚起步时,这一数字是不到3g/L;而目前文献报道的行业最优水平是6-7g/L。产率的差距不仅仅体现于小小的数字,在这背后实际蕴含着产业技术、产业水平翻天覆地的变革与进步。
体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产率”在玻尿酸产业中究竟意味着什么?
产能代表的是一个企业的生产能力,而产率则代表玻尿酸企业的产业化水平及生产效率。在同样的制备成本下,产率高的企业玻尿酸的产量更高;反之,如果要生产同样数量的玻尿酸,产率高的企业则成本更低。
业内人士指出,由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价值,必须实现产业化、规模化生产,才能真正走向市场。而发酵产率正是衡量玻尿酸企业产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企业的重要核心竞争力之一。
根据资料,目前华熙生物以12-14g/L的发酵产率处于全球领先水平,在行业内保持成本领先优势和壁垒,同时也创造了较高的利润率。财报显示,2019年华熙生物综合毛利率达到了79.66%。
尽管在玻尿酸产业化过程中的意义极为重要,但要想实现产率的提升却并非易事。
据了解,实现产率的提升需要对发酵技术进行整体优化,涉及发酵培养基的优化、发酵条件的优化、发酵控制、发酵设备的改进等方方面面。
不断优化发酵技术掌握先机
作为产业化水平全球领先的龙头企业,华熙生物在产率优化方面的经验颇为丰富。据了解,华熙生物在成立之初便已针对玻尿酸发酵技术优化设置专业部门及岗位,并由经验丰富的研发团队开展发酵技术优化相关工作。
也正是华熙生物研发团队基于对玻尿酸具有长期研究经验,才能够不断攻克技术难题,实现产业水平的连年提升,产率也逐步达到如今的世界领先水平。
过去产率低的时候成本较高,也限制了玻尿酸的应用。而随着发酵技术和产率的不断提升,也进一步拓宽玻尿酸的应用领域,推动产业的升级。
此外,由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最后一公里”也关系及影响着产率的变化。实验室中的小规模实验,和生产线的大规模生产,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在这中间哪怕极为细微的变化都会导致问题出现。
这也是不同的玻尿酸企业毛利率表现参差不齐的主要原因之一,产率高的企业自然能够获得较高的毛利率水平。
研发技术创新对于整个行业发展进步固然重要,但只有产业化水平的提升,才能发挥技术的真正产业价值,创造经济效益。而在玻尿酸领域中,华熙生物正是通过不断提升自身产业化水平,持续引领整个行业的发展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