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时在众多候选城市中,北京能最终成为首都,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再说哈尔滨,哈尔滨市最先解放的大城市,当时经济还可以,城市也比较完整,但哈尔滨过于偏居东北一隅,头重脚轻,实在不合适。而上海本身就是全国的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如果首都再放到上海,双重叠加并不好,而且上海又位于南方,选择上海势必会造成南北极大的不平衡,况且上海又位于沿海前沿,并不安全。

建国时在众多候选城市中,北京能最终成为首都,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在全国解放初期或者说即将全部解放的时候,我们国家就已经开始甄选首都了,据有关史料记载,当时的候选城市大致其实并不少,不过主要考虑的城市有北京、西安、哈尔滨、上海、南京、洛阳、开封、武汉等。

候选城市地理位置示意图

北京天坛

为什么选择北京

其他,南京、武汉其实和上海一样,都是位居南方,国家当时总体还是希望在北方定都,这样可以是带动比较弱的北方经济。

洛阳

哈尔滨

第一、在建国时,我国的经济明显是南方比较繁荣发达,北方相对比较落寞,如果把首都建在南方,并不利于国家经济的平衡。另外,北方地区成为解放区时间比较早,有浓厚群众基础,这也是很值得考虑的。

为什么没有选择其他城市

北京颐和园

第二、解放初期,我国比较发达的地区主要是华东、东北两个板块,而首都放在北京,能更好的联系这两个地区。

2.,西安自唐代以后,随着全国的经济中心的南移和东迁,西安早就落寞了,当时经济很落后,城市建设也远远不如东部的一些城市。如果定都西安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重建,这在当时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第三、从安全角度上看,北京貌似靠近沿海,太过前沿,其实如果仔细看,北京但前面有天津市,两边有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拱卫,总体还是比较安全的。

北京CBD

那么为什么都没有选择其他候选城市呢,其实原因也不复杂,就是这些城市都有一两项比较明显的缺陷(对于作为首都来说)

西安

先说西安,西安虽然是我国著名古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位置也处在中国的中心地带,但当时西安缺陷也很明显:1.西安太靠近西部,而我国的经济发达和富庶的地方大都集中在东部地区(主要在江浙沪一带、东北、京津地区以及长江沿线),西安缺乏辐射的能力。

第四、学过历史的都知道北京是和平解放的,所以整个城市并没有受到大的破坏,又是明清两代的都城,城市各方面条件还是不错的。当时我国处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选择北京是最好的,不用耗费太多的物力和人力。

洛阳和西安比较相似,地理位置也比较偏西,最主要的是在抗战中饱受战火摧毁,几乎毁损殆尽,据一些史料记载,解放初期洛阳市区只有不到1万人口,定都必须重建,人力物力财力要大量投入,还要迁移人口,肯定也不合适。而开封其实也和洛阳差不多,虽然比较靠东部,但城市焚毁严重,尤其是还要承担黄河决堤的风险,也是很不合适的。

(本文为作者原创,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开封

小结

如果打开中国地图,我们会发现北京作为首都的地理似乎位置并不优越,过于靠近沿海,不是特别安全,似乎位于中国中心位置的西安或其他城市更适合,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北京作为首都其实是多方面因素促成的,而且在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后,基本就决定北京首都地位,虽然也有人提出不同意见,但其实北京成为首都已经成为不二选择,这是为什么呢?个人感觉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个人觉得北京最终能成为首都,是因为当时北京各方面条件都不差,没有明显的短板和缺陷,而其它候选城市对于做首都来说都有一两项很明显的缺陷,所以个人觉得最终选择北京,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当然这也是小编的一些浅见,如有写得不到位的地方还请见谅。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