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随着中国股市逐渐变好,很多人都开始建议要延长A股的交易时间了。根据证券时报7月20日的报道,当前,不考虑盘前的集合竞价时段,A股交易时间分为上下午两个时段,共四小时整,上午时段为9:30-11:30,下午时段为13:00-15:00。这一安排确立于中国证券市场创立初期,延续至今。
与上个世纪90年代创立初期相比,A股市场已发生巨大变化。特别是去年以来,中国修改了《证券法》,加大了对证券市场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推出了科创板注册制试点,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新三板改革也在紧锣密鼓推进中。对外开放方面,全面取消了QFII、RQFII额度限制,提前放开证券基金、期货机构外资股比限制,落地了多家外资控股证券公司。
因此,证券时报建议延长A股交易时间有助于活跃交易,改善市场定价效率,加强与国际市场的联动性,增强A股市场的国际竞争力,助力沪深两地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金融中心。这些潜在的益处将显著超出相关市场主体一次性升级软硬件的支出和额外承担的人力成本。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中国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有序推进,对外开放步伐加快,韧性彰显,活力涌现,延长A股交易时间的改革正当时。
很多人都会感到疑惑,中国的证券交易时间都运行了这么长时间了,为啥突然要建议增加时长?
首先,中国4个小时的证券交易时长是上个世纪90年代的特殊产物。中国之所以会有4个小时的证券交易时间,是因为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刚刚改革开放不久,才进入市场经济体制,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的资本市场非常小,各家公司的交易也不活跃,所以4个小时已经完全可以满足当时证券市场的交易了,然而到了2020年的今天,将近30年过去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的证券市场已经和当年不可同日而语,截至2019年底中国的A股上市公司总数量已经达到了3777家之多,截至2020年7月14日中国的A股总市值已经接近10万亿美元,在这么多的上市公司数量和这么高的市值情况下,还是每天4个小时的交易时间实在是有些捉襟见肘。
其次,我们从世界资本市场的角度来说,越是发达的资本市场其交易时间就越长。比如,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交易所,股票交易时长为6.5小时,远超沪深市场。伦敦证券交易所的交易时间更是长达8.5小时;德国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和巴黎泛欧证券交易所也是8.5小时。其他亚洲主要资本市场上,东京证券交易所在2011年缩短午间休市时间,交易时长增至5小时新加坡证券交易所取消午间休市,交易时长达8小时,已接近欧洲主要交易所的交易时长。就说我们中国国内,香港地区的资本市场交易时间是5.5个小时,台湾地区资本市场的交易时间是4.5个小时,均超过A股,所以从国际接轨的角度来说,A股适当延长资本市场的交易时长也是对大陆资本市场的成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三,延长资本市场交易时长有什么好处呢?第一个好处就是能够让市场获得充分的竞争,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来说,资本市场就是一个信息不完全市场,在这个市场中,交易时间越短越容易产生信息不对称效应,交易时间短就难以把市场的信息反映到日常交易的价格中,从而降低市场流动性,削弱市场的定价效率,进而影响市场的竞争力。第二个是降低市场的过度波动,从投资学的角度来说,一个市场的交易如果相隔时间过长,那么在隔夜的过程中过度的消息将会不断刺激市场,从而加剧市场的波动性。第三增加投资者的交易空间,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开市时间基本上都是自己的上班时间,增长交易时间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入市场交易。第四,和欧美资本市场接轨。我们看到中国资本市场基本上和欧美资本市场在时间上是相互脱节的,通过增长交易时间就有可能实现和欧美资本市场的接轨,从而更好地刺激国际资本在中国投资。
所以,这个时候增加交易时间其作用还是非常明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