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来自小地方的人,从小是在外婆家长大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赚钱,没时间管我,但所有辛苦打工的时间都是为了我。
它可以是我忙碌生活的慰藉,也是我幸福生活的选择
这些佐料的神奇之处就是,外婆不用为我吃饭这件事情而忧愁。
大学以后,每年放暑假寒假回家都很开心能吃到外婆做的下饭酱。到离开家回学校的时候,外婆就会拿玻璃瓶给我装一瓶下饭酱,肉粒比以往的时候都要大颗,要多。
外婆的拌饭酱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在不那么富有家里能让孩子更多的得到肉的满足。外婆的拌饭酱里面,我最喜欢的是豆豉。因为豆豉里面,外婆会加一些肉粒,不对,那个只能说是肉渣吧。其实家里也没有穷到那个地步,但是老一辈总是如此节俭。
从那以后,我得办公室和家里都会有两三瓶饭扫光放着,它已经成为了我生活中的小确幸。在我忙的时候,一碗泡面配上饭扫光也能有发光发能的力量。早上的粥,中午得饭,都有它的陪伴,吃饭不再只是为了活下去,吃饭成了忙碌的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刻。
豆瓣,霉豆腐,豆豉,草莓酱,仿佛外婆就是一个佐料生产机。
外婆不太擅长做菜,却很擅长做配料。
更夸张的是,外婆甚至会自己只酱扳着饭,想那些小学生作文里面一样的,她会告诉你,这样好看,不想吃菜。
时间越久,在异乡越是想念家,越是没有家的感觉,忙碌的工作后回到出租屋里,打开电视,里面传来的是欢声笑语,而现实中却是自己一个人和外卖为伴。
后来慢慢长大了,发现外婆可能是为了将菜留给我吃,不过外婆做的拌饭酱也是真的好吃。
但是工作越忙我就越没有时间好好吃饭,泡面和外卖也就成了家常便饭,泡面和外卖终究不像家常饭菜,没有家的味道,吃东西就仿佛是为了活下去。
在学校其实在食堂吃饭的时间还是蛮多的,可是食堂的饭菜无论多好吃都比不上外婆的下饭酱,也不知道为什么,那份美味好像是其他东西没法代替的更不要说超越这份美味了。
后来毕业了,上班多年了,外婆慢慢年纪也越来越大了,后来也就没有精力和时间做下饭酱了。
那天心血来潮,想自己做饭,给家里增添一些烟火气,增加一点家的味道和气息。走近超市,买了一把面,在货架上看到了饭扫光下饭酱。那一瞬间,小时候外婆的下饭酱冲到脑海中,一个孩子拌着下饭酱大口吃饭的样子浮现在脑海中,外婆微笑着看孩子的样子也出现在脑海中。连忙选了一瓶结账回家。还没来得及做饭想给外婆打了个电话,却不知道该说什么,望着饭扫光我笑了,没多久又哭了,我想家了,想外婆了,想家的味道了。打开燃气灶把水煮开,面下好了。捞出面,打开饭扫光,舀上两勺,肉粒如同大学那年外婆亲手为我做的那么大。夹上一筷子面,配上饭扫光,一大口下去,整口面充满了肉香和蔬菜的味道,更充满了家的味道。
那天吃着那碗配着饭扫光的面,我仿佛就是数年前那个吃着外婆亲手做的下饭酱的孩子,幸福又满足。
饭扫光不仅让我再次在异乡尝到了家的味道,也让我的胃不在只有外卖和泡面,温暖了我的心,也温暖了我的胃。
饭扫光对我而言是一种吃饭必不可少的选择,也是我生活必不可少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