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二十几年,中国的房价可谓是一路高歌,不见下跌。根据相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过去二十多年,我国平均房价上涨了近4倍之多,一线城市更是上涨的厉害,其一些核心地区平均房价甚至上涨了近20倍。近几年,国家也看到了房价过高的事实,提出了“房住不炒”的调控政策,但即便如此,房价依然是居高不下,只涨不跌。到底是什么在阻碍房价的下跌呢?
我们最先想到的就是开发商,毕竟房价越高,他们赚得越多。但事实并非如此,开发商大佬表示,其实他们也想降价,通过以价换量实现快速回款,但这会引起已购房者的反对,甚至还会被问责、约谈。
第三类是地方施政主体。要知道,房子以怎样价格出售,可不是开发商说了算的,特别是在“房住不炒”的限价政策提出之后,开发商在定价方面更是没有了发言权。开发商若是想要通过降价促销加快回款,随之就会招来相关部门的问责、约谈。不仅如此,说不定还会遭到同行的排挤,所以说很多开发商即使面临被收购,甚至破产的风险,也不愿意以降价的方式把房子卖出去。
事实上,真正阻碍房价下跌的是这三类人,第一类是前期的老业主,也就是已经购买房子的人,特别是那些投资买房的人,他们是见不得房价下跌的。虽说打折降价是一种十分正常的促销手段,很多行业都会采用,但唯独在房地产行业中,这种营销手段是行不通的。一旦房子降价,比之前便宜了,那么必定要承受老业主的施压,要知道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现在已经买房的人也不少,老业主一旦闹起事来,可不是好解决的。
第二类是银行。银行是靠放款来运转的,其盈利主要来自存贷利率差。而在银行发放的贷款中,房贷占了大部分,最高时达60%,即使是在房贷比例有所下调的情况下,个人房贷仍然可以占到总贷款量的30%;而且房贷是最安全、最优质的贷款,因此银行是十分偏好的。如果房价大幅下跌,房贷量就会大幅减少,甚至还会伴随着违约、断供、烂账等情况的出现,从而影响银行的运营和盈利,所以银行是不希望房子降价的,反而希望它涨得越高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