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给予热点城市警示信号。
此次参加会议的城市均是在上半年房价“异常活跃”的城市。上半年在突发情况面前,以深圳为代表的这些城市房价依然在水涨船高。虽然10个城市地产市场过热,但还有很多城市出现楼房库存过剩问题。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得出,山东日照、包头及三亚等地均出现过剩问题。所以接下来的调控并不会“一刀切”,而是循序渐进“健康平稳”发展。
目前出现楼房库存过剩问题主要集中在三、四线城市,随着各大一、二线城市“人才落户”政策的实施,以及全国“棚改”逐渐进入尾声,现在部分三、四线城市楼市缺少支撑力恐难再有上升空间。
文|校长
进入2020年7月后,中国楼市行情伴随“疫情”减弱也逐渐开始复苏。据新华社7月24日报道,国家为计划地产下一步工作安排召开房地产座谈会。本次会议由10个代表性城市及相关部委的专家参与,由此可见国家对地产行业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根据座谈会内容大致梳理可分为5点。
1.会议指向意义和时间定位。
国家自19年开始对地产行业一直在试点“一城一策”新规,将楼市调控权“因地制宜”下放地方。国家召开此次会议的目的其实很简单??“房价又开始上涨”,今年上半年由于受到“疫情”影响,地产行业也迎来寒冬,但进入7月后房价楼市“复苏”,在全国70个典型城市中有60个出现房价上涨情况,仅有7个城市房价下跌。大部分城市房价上涨,国家认为还是在楼市调控中存在相对薄弱的环节,所以才及时召开会议。
2.长效机制轮廓渐渐清晰。
本次提出的长效机制与16年所提出的相辅相成,主要是应对房地产泡沫化以及房价持续不稳定问题。此次的长效机制增加“限”规,楼市限售、限价,银行限贷。其中在另一份文件中官方也提出,对于地产市场要防范炒地炒房等投机倒把的行为,将来“房住不炒”可能会从法律层面上为楼市保驾护航。
很多人将地产的长效机制理解为房地产税,其实这是很片面的,长效机制其实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地产、市场监控、住房保障等都涵盖在其中。
3.“房住不炒”,不用地产刺激经济。
5.“长期健康平稳”是“铁调”。
对于限购以及限价的政策在短时间内并不会取消,一方面能够保证刚需群体的部分利益,另一方面也可以确保调控数据成果。如果你所在的城市楼市有限价、限购政策,及时购买限价房还是相对划算的。
地产“长期健康平稳”发展是“铁调”。国家相关部门曾多次提到“稳地价、房价、预期”三稳政策,但政策实行好坏与数据体现是分不开的,而“三稳”就是构成楼市稳定的关键因素。在楼市下一步的发展中,市场与媒体也将成为楼市的监管主体,一旦逾越“房住不炒”可能就会受到“照顾”,所以房价“稳定”才是所有城市的共同目标。
从近几年对楼市的调控新规和政策方向不难看出,所有的矛头都在指向炒房团体,与此同时房产也正在向对刚需有利的方向发展。目前部分城市的发展对地产刺激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在疫情逐渐稳定后,地方为快速恢复经济从而借助对地产的依赖使地价、房价热度上升,放松“限售”、“限价”等,这样虽然会带动GDP的增长,但走老路肯定会使房价再次“跌宕起伏”。
今年是否买房将一目了然。
根据上述所述的5个信号,国家对于地产行业的调控是一个长期工作,并且在“一城一策”的情况下还要因城而异。
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想买房的朋友一定要把握时机,毕竟现在好房子并不愁卖,如果选错可能会3-5年(大约一个住房周期)不能动弹,因为无论何时人们都愿意选择住“好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