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全省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27万亿元

黑龙江日报7月27日讯近日,记者从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获悉,今年二季度,银行体系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贷款增加额高于上年同期,贷款融资成本明显下降。截至6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2739亿元,剔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实际增长7.2%;1月~6月贷款增加1232.4亿元,同比多增186.2亿元。6月份全省金融机构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86%,同比下降0.99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我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及时对冲疫情对全省经济的冲击和影响,精准支持抗疫保供和复工复产。各项降准政策为辖内法人金融机构释放长期可用资金约144亿元。运用再贷款再贴现工具让利实体经济合计近3亿元。截至6月末,9家银行向省内46家全国重点保障企业累放73笔专项再贷款21亿元,财政贴息后企业实际融资利率为1.13%;全省法人金融机构发放优惠利率贷款95.8亿元,共支持普惠小微企业2.2万户。向涉农领域、普惠小微企业发放的优惠利率贷款分别低于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约3个和2个百分点,为这些领域降低融资成本2.3亿元,户均节约融资成本1万元;累计办理再贴现118.1亿元,有效降低票据融资成本,让利实体经济近0.68亿元。同时,全面启动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多措并举推动小微企业信贷投放。督促引导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通过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和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加大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投放,缓解小微企业年内还本付息资金压力。普惠小微贷款增势良好,截至6月末,全省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188.8亿元,同比增长18.3%,比年初增加158.4亿元,同比多增140.8亿元;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小微经营主体26.3万户,比年初增加1.6万户,同比多增1.3万户。

我省重点领域信贷投向呈现积极态势,为市场主体加快恢复运转提供了有力支撑。一是涉农贷款增量突出,着力支持季节性涉农资金需求,涉农金融产品创新不断推进。截至6月末,我省涉农贷款余额8988亿元,比年初增加656.6亿元,同比多增335.5亿元,重点支持了粮食收购、春耕生产等季节性涉农资金需求;全省金融机构五大类20余项农村金融产品创新贷款余额747.3亿元,受益农户75.6万户,受益农企1.15万户。二是金融机构加大制造业中长期信贷投放,重点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战略。截至6月末,我省工业贷款余额2645.6亿元,同比增长11.6%。其中,占比最大的制造业贷款增势明显,同比增长19.4%,增幅高于上年同期19.1个百分点。三是服务业贷款总体增势较好,主要投向批发零售业和交通基建项目。截至6月末,我省服务业贷款余额11613.6亿元,同比增长7.8%。四是强化普惠金融工作,金融支持扶贫扶弱力度不减。充分发挥扶贫再贷款利率低、期限长优势,扶贫再贷款实现贫困地区全覆盖。截至6月末,我省贫困地区发放各类再贷款资金18.6亿元,加权平均利率低于同期同档次全省涉农贷款利率2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