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以为房价的天花板在多年以后可能就是房价的脚底板。
20年前,北京的房屋均价只要3000多元,上海的房屋均价大约在4000元左右。这个价格在当时也算得上是全国房价的天花板了。因为当时全国的房屋均价只有2100元。那个时候大家就已经开始讨论在北京上海买一套房到底需要多少钱了。尤其是在好地段拥有一套房到底能够少奋斗多少年了。可是时至今日,全国的平均房价已经上涨到近万元的水平。北京和上海的房价也早已是一般人所不能企及的,也是不敢想象的。当年的房价天花板在今天,甚至连房价的脚底板都算不上。
在房改后的20多年前间,我们不难发现,每一年的房价上涨都有人说房价已经触及到天花板了。并且都会说房价要逆势下跌了。但是很可惜这样的预测年年有,年年都会落空。而很多人却又对这些事深信不疑,因为他们总觉得房价的上涨一定是有尽头的。
房价已经涨到天花板了!相信这句话从20年前就已经有人开始说了。就像20年前的人永远也不会相信,今天人均收入能涨到这么高。过去那几百块就已经觉得心满意足的人,如今拿着几千块都觉得不够花了。所以时代在发展,今天的价值永远也决定不了明天的价值。
其实这一点也挺可笑的。因为大家都觉得自己的收入增长是不会有尽头的,对于涨工资是一直抱有希望的。但对于房价大家就觉得是会跌的。这样的想法确实有些自相矛盾了。其实这么多年以来,居民收入增长所带来了购买力增长也不是十分明显的。因为过去的收入保障了居民的衣食住行,现在的收入虽然上涨了还是可以保证居民的衣食住行。既然收入上涨不能封顶,那么消费支出怎么会封顶呢?
今天的房价看上去确实很高,但也不至于已经到达天花板。毕竟购房者的需求还在,房子的增值保值的属性还在。所谓的天花板再不久的将来也就只是一个脚底板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