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场对消费板块一直保持看好,食品饮料也是多家机构关注的重点领域。
招募说明书显示,该基金拟任基金经理于洋为中国科学院博士,有9年证券从业经验。于洋2011年7月加盟天弘基金,历任行业研究员、股票研究部总经理助理,现任股票投资研究部总经理助理,目前其管理天弘策略精选、天弘永定价值成长、天弘精选混合和天弘云端生活优选4只基金,其专注消费领域,投资研究积淀深厚。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基金在二季度新进增持了59只食品饮料个股,占行业内成份股比例达60.20%。
近日,天弘基金旗下食品饮料主题的新基金天弘甄选食品饮料股票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开始发行。该基金定位即是甄选食品饮料行业中的好公司,通过对A股、港股中食品饮料企业的基本面的扎实深入准确的研究,挑选出对消费者负责任的、未来品牌壁垒越来越高的好公司,在估值合理的情况下持有,力争通过分享企业的业绩增长而获取中长期稳健、可持续的投资收益。
之所以将新产品聚焦食品饮料方向,则有三个方面的因素。
于洋指出,一方面是食品饮料的刚性需求,吃喝是人类的生物学本能需求、几千年不变,而疫情影响玩、乐,但不影响吃、喝;另一方面则是品牌价值高,食品质量对消费者影响大、又难以检验,品牌溢价高,品牌随着规模和时间两方面的增加而增加;此外还有其行业周期性弱、标的资产价值长期增长,适合长期投资并在出现回调时增加申购的特点。
“估值是难以琢磨清楚的事,但也是必须去思考的事。”于洋表示,“当业绩的趋势周期向上时,投资者给公司的估值向上,当周期向下,整体的估值也会向下。譬如茅台现在的估值在历史上看是最贵的,但对于它目前的状况来说,现在的估值是可以去解读和认可的。一方面是茅台未来基本面向上的确定性在过去半年当中加强,同时大家对茅台这类高端消费品的消费能力逐步提升,另外由于机构投资者比例增加,公募基金越来越偏向价值投资方向,像茅台这样中长期稳定的公司所受到的认可程度就越高。”
在于洋看来,食品饮料公司的长期增长稳定性好,长期视角下的价值高。
“针对消费领域的投资框架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选股,第二部分是确定投资周期,第三个部分是确定具体的买点卖点。”于洋表示,“从10年周期的视角选择公司的品牌竞争壁垒,在这个视角下选出来的公司作为最基础的股票池;投资周期则定为2~3年,选取2~3年公司的基本面趋势研究,在好公司基本面趋势持平或者是往上走的时候重仓配置;至于买点和卖点,则是季度级别上的逆向投资,比如在企业季度财报数据或月度销售数据低于市场预期、股价有交叉表现时买入,反之则会卖出。”
“之所以看好这个产品,是因为食品饮料是一个最适合做长期价值投资的方向,它是一个需求端较为稳定的方向,也是品牌在行业中意义非常大的一个方向。”于洋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天弘甄选食品饮料是一只发起式基金,由天弘基金方面认购1000 万,基金经理于洋则认购100万,锁定三年。基金公司及基金经理自购也彰显了对产品的信心。
在投研实力建设方面,天弘基金则专设了智能投资部,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的研究,助力投资,用互联网改造信息获取方式,利用更广泛的数据源,更直接、更深度地渗透到各行业大数据体系,利用自身的数据信息优势和算法模型优势,降低投资风险,帮助用户获得长期收益。
事实上,自2017年以来,食品饮料板块估值不断再创新高,关于食品饮料板块估值是否有泡沫这个问题也一直困扰着资本市场。
国信证券研究指出,今年以来因受疫情冲击的影响,市场整体风险偏好降低,对需求刚性、 业绩稳定性较强的食品饮料板块给予较高估值溢价,行业涨幅居前。自二季度以来疫情受控后,消费回暖趋势显著。从更长视角看,疫情推动了行业洗牌、渠道升级转型、新品类新消费习惯快速养成,形成新投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