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实现快速发展,充电桩建设功不可没。
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各类充电桩保有量达132.2万个,其中公共充电桩55.8万个、数量居全球第一。
今年,我国将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乘着新基建的东风,充电桩建设正迎来新的机遇。
充电桩,怎样才能装得上、用得好?近日,记者在北京、上海、广西等多地进行了调查采访。
——加快充电桩建设有助于改善充电体验、增强消费者信心,从而进一步激发新能源汽车消费需求。
充电桩,有利扩内需
国家电网的充电桩建设实践表明,投资建设1元充电桩,可带动7倍多的新能源汽车消费,溢出效应明显
我国新能源汽车成长有多快?
过去5年间,充电桩发展尤为迅猛——2015年至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从58.3万辆增加至381万辆,同期充电桩保有量从6.6万台大幅跃升到121.9万台,增长约17.5倍,车桩比从8.8∶1下降至3.1∶1。其中,公共充电桩保有量从约5.8万台增至51.6万台,4年增长近8倍。
统计显示,截至6月底,全国已累计建设充电站3.8万座、换电站449座,建成各类充电桩132.2万个,其中公共桩55.8万个、私人桩76.4万个。同时,还建成“十纵十横两环”4.9万公里高速公路快充网络。
目前约有31.2%的新能源汽车未能随车配建充电桩。通过以公桩替代私桩、挖掘车位潜力等,可解决部分用户充电需求
“我们坚持了6年,去年终于迎来盈利拐点。这期间,有约70%的充电桩投资建设企业相继离场。”特来电董事长于德翔告诉记者,建桩运营成本高、设施利用率低,令一些充电运营企业成本回收时间较长。
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随后,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多个部门印发相关具体鼓励措施和规范要求。2019年3月,财政部、工信部等部门发布通知,明确补贴将从新能源汽车购置环节转向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调查中,受访专家表示,加快充电桩建设不仅可以惠民生、促消费,还可以稳投资、促转型。
日前,南方电网宣布,未来4年将投资251亿元,建成150座大规模集中充电站、38万个充电桩,据测算,由此可带动电网建设、元器件及设备制造等相关产业投资约2000亿元。而按照相关研究机构预估,未来10年,中国充电桩设备和服务市场规模有望超过5000亿元。
“加快充电桩建设,将间接拉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投资需求,形成杠杆撬动效应。”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乔婧认为,撬动新能源汽车消费和投资,既能带动动力电池、机械制造、橡胶玻璃、新材料等上中游行业投资,也能释放电池回收、维修销售等服务业的投资需求。
以公桩替代私桩。通过与物业合作经营、服务费分成,一些老旧小区“见缝插针”,尝试以公桩替代私桩,解决住户充电需求。去年,上海宝山区宝钢八村物业利用有限的空地,引入了6台智能公共充电桩,业主徐青怡说,“只要登录APP,就能查看电桩使用情况,闲置的时候去充电就行。”
行业发展初期,一些运营商追求“跑马圈地”,缺少科学规划,使得一些充电桩位置偏远、使用率低。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的调研数据显示,37%的新能源汽车用户充电需驾驶超过3公里,45%的公共充电场站月服务车辆小于50辆。“当前,我国公共充电桩行业功率利用率平均只有4%左右。一般而言,利用率要达到10%—15%才能实现盈利。”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主任刘永东说。
“电网低谷时段充电、高峰时段放电,车变成移动‘充电宝’,通过充放电差价赚取收益。”在上海市嘉定区工作的闫女士,将新能源车停靠在一台V2G充电桩前,插好充电枪后,在“e充电”APP上设定用车时间和最低电量,开始参与电网互动。
——加快充电桩建设有利于推动汽车行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交通和能源转型。
“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自2009年开展“十城千辆”示范推广工程以来,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引领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加快充电桩建设,助力新能源汽车推广,还能推动我国清洁能源革命和绿色交通发展。近年来,交通运输行业石油消费占比近60%。中汽中心预测,到2035年,我国纯电动乘用车保有量有望接近1亿辆,促进新能源汽车与可再生能源高效协同,可有效降低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推动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电网全面深度融合,也可提高电网调峰、调频和安全应急等响应能力。
“电力负荷不够,可以申请扩容,但扩容这笔钱谁来掏?”北京物业管理行业协会副会长宋宝程说,近年来,部分老旧小区已在联合国网公司进行电力扩容改造,但改造后又出现了新问题——私桩无人值守,管理隐患和安全风险不容小觑,且责权不清。
安私桩,障碍待破解
“装是装上了,可是一波三折,等了两周多时间。”李喆说
- 上一篇: 土地市场升温 房价以稳为主
- 下一篇: 用20年追赶美国,中国制药还落下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