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师亦友 如沐春风
封凌志,湖南衡阳人,2009年进入中建五局三公司,经历重庆市国际博览中心、仁怀市酒都广场、仁怀市炮台巷安置房、武大医学部九号科研大楼设计施工总承包项目,先后担任片区经理、生产经理、项目经理多个岗位。他曾获2015年全国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先进工作者、公司十佳现场工程师,公司2010年、2015年优秀员工。
在封凌志眼中,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战胜不了的挑战,只有不努力的自己。
封凌志还是项目上很多人的导师,他对工程技术、商务物资、质量安全各方面均有深入了解,参与的项目获得过两个鲁班奖。对项目班子的管理思路和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封凌志会提出自己的建议,并对其进行培训。尽管有些工作他自己做得又快又好,但他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传授大家做事的方法,放手让员工去干,才能锻炼大家各方面的能力。他要求项目班子对员工的培养也要如此。对新员工他更是关爱有加,不仅在生活上亲自跟进新员工的衣食住安排,在工作上也及时疏导新员工应不适而产生的工作压力,排解新员工工作中的困惑。
在担任重庆市国际博览中心施工现场生产总协调经理期间,公司决定该工程创建鲁班奖。建筑面积达51万平米,需要协调22家施工单位、65个劳务队伍,只有约80天现场整改时间......项目规模大,协调工作难度大,面临巨大挑战,封凌志没有望而却步,而是选择不断超越自己,逆风而行,以坚韧的毅力、坚定的信心、乐观的心态投入到每一天的整改工作中。
有这么一位优秀的项目经理,中建五局武大医学院项目管理人员纷纷表示:“拥有着足够强的信心和干劲!”封凌志不仅用自己的努力和行动成就自己,还带动和感染着项目上的每一个人,相信武大医学部九号科研大楼设计施工总承包项目定能在封凌志的带领下实现优质履约,给公司和业主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每天早上七点跟随工人一起上工地,坚持每日上午组织现场走台检查,更细致的梳理出需要整改的部位。对每日所有工作面的整改完成情况及整改工人,发现异常及时组织相关单位进行调整,平均每天步行都在15公里以上。最终克服了层层困难顺利完成创鲁班奖现场整改工作。
封凌志坚定唯有全力以赴、不断超越自己才能不让人生留下遗憾。中建五局武大医学部九号科研大楼设计施工总承包项目管理人员刚刚进场便碰上了新冠肺炎疫情,项目部正临靠武汉中南医院重灾区,因疫情被迫停工。且武大医学部是设计与施工为一体的EPC项目,很多时候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封凌志压力很大。疫情期间封凌志虽在家休息,却依旧心系项目工作,坚持每周召开视频会议,并在疫情稳定后带领项目班子去湘雅医院EPC项目实地考察学习。在疫情稍稍好转时,他不顾家人劝阻毅然决定返回项目,到达项目后第一时间做好现场防护工作,在确保管理人员生命安全的情况下组织管理人员陆续返岗。
作为项目经理,封凌志非常重视团队建设。建设一个团结有爱的项目团队,尽可能发掘和培养项目上的人才是他工作中的重心之一,只要有员工需要他协助,他总是爽快答应。他的那句“别担心,有我们在”给了很多人鼓舞和信心。
没有“官架子”是大家对封凌志的评价,对于这个评价,封凌志却不以为然,他说自己和现场工作的兄弟们一样,只是建筑行业工作中平凡的一员,没有所谓当“官”的说法。相反他觉得很多现场工作的兄弟们比他还要辛苦,因此封凌志在生活中总是尽力为员工创造良好的环境。
超越自己 逆风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