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来袭不用怕,ICD疗法为您开启“随身自救”模式

近日,台湾金曲奖歌手严咏能在舞台演唱时突然倒地,送医院抢救无效身亡,享年50岁,心脏性猝死再次进入大家的视线。前段时间,山东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员张静静即将返家休息时,突发心脏骤停抢救无效去世。越来越多的猝死案例,让我们感到痛心的同时,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猝死,离我们并不遥远。

猝死的原因有很多,心源性猝死是猝死的首要原因,占到总比例的57.8%。我国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为41.84/10万,按13亿人口计算,每年约有54.4万人死于心脏性猝死,平均每分钟就有1人发生心脏性猝死。30岁至63岁是心源性猝死的高发年龄,而且越来越呈现出“年轻化”趋势。长时间对着电脑编程的IT工程师、加班狂人广告设计师、门诊一坐大半天或者在手术台上忘记时间的白衣天使、直播喊麦的网络博主、生活跟着新闻转的媒体人士都是“猝死”的高危人群。

更为可怕的是,心脏骤停发生前通常无症状,容易被忽视。出现心脏骤停又非常突然,一般伴随着心跳加快、心悸、眼前黑?,随即晕倒,无论是睡眠中、运动中、工作中,心脏骤停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让人防不胜防。

猝死其实可预防,ICD疗法为病人配备一名“随身医生”

心脏骤停是导致猝死的主要原因。治疗心脏骤停的方法,一般通过两种形式实现:一种是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另外一种则是植入式除颤器(后文简称:ICD)。ICD对未发生过心脏骤停的高危人群进行预防的效果较好。ICD是临床上治疗持续性或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一项重要治疗设备,具有抗心动过缓起搏、抗心动过速起搏、低能量心律转复及高能量除颤等作用。研究统计早期及时给予除颤治疗可使患者生存率升至46%。大量临床证明,ICD在临床的应用较广泛,其疗效比抗心律失常药物更佳,它可以显著降低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使心脏性猝死风险减少80%,心功能较差的患者从中获益更大,还有利于对患者心律失常的评估和处理。对发生过室速或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的患者来说,必须植入ICD进行长期甚至终身进行ICD监测防护,在此期间还应注意原发病的治疗及避免相关高危因素。

植入ICD,病人如同随身有了一名“医生”的陪护,随时监护患者,一旦发现危险情况,就迅速给患者进行电击除颤,极大地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开启全天候“随身自救”模式。